一边是中国收藏家削减开支,一边是拍卖公司收款遭遇拖欠,这是股市下跌的后遗症吗?艺术圈对此看法各异,有人认为中国股市下跌会拖累全球艺术品市场,有人则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转向艺术品市场。
在规模上比较,虽然艺术品市场与股市、房市还相差甚远,但它既是中国富有阶层不容忽视的财富积累方式,也是他们十分看重的身份品位标识。相对股市影响而言,艺术品市场自身的去泡沫化和调整规范过程,让未来走势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藏家削减艺术品开支
外界称中国收藏家正在削减在内地和香港地区艺术品市场的开支,理由来自于国际艺术网站artnet统计数据,在2015年上半年,内地和香港的艺术品销售总额跌幅为30%,从22亿美元下降到15亿美元。
另一份来自雅昌的调查报告称,中国艺术品春拍市场总成交额为244亿元,同比去年的335亿元下滑了27.2%,成交量同比降40%,成交率同 比降12.89%。其中书画、瓷杂和现当代艺术三大板块量价齐跌,现当代艺术跌幅最大,成交额同比下降44.17%,几近腰斩。
业内观点认为,今年春拍市场总量的缩水,不排除因为股票投资的利好消息和牛市启动,吸引了一部分急于套利的艺术品投资者转向股票市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宏观经济调整和艺术品市场周期性发展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今年5月份的纽约苏富比艺术夜拍中,三位中国买家的大手笔震动全球艺术品市场。大连万达集团斥资2040万美元(约合1.265亿元人民币)拍下莫奈的名作《睡莲池与玫瑰》,传媒大亨王中军以29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86亿元)拍得毕加索名画《盘发髻女子坐像》,同时一位未知姓名的中国内地藏家以66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11亿元)竞得梵高画作《阿里斯康道路》。
不过,正是因为这一连串令人炫目的高价拍品都是来自于中国买家的购买需求,如今有艺术品市场专家开始猜测,中国股市下跌会影响到全球艺术品市场。因为随着股市的狂跌和经济增速的放缓,有报道说中国的富有阶层在过去两个月损失的账面财富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北京的在3画廊负责人季晓枫表示,如果国内中产阶层的财富状况出现危机,最可能成为主流艺术品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就不能指望了。人们在国内积累财富的信心将备受打击,覆巢之下没有完卵,如此一来,本来规模就不大的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就岌岌可危了。
一些内地大型拍卖公司减少拍卖场次、缩小规模,以降低成本压力,而十几家小型拍卖公司在今年春拍传来暂停拍卖的消息。那些即便成功举办了春拍的拍卖公司也遇到难题,股市下跌更是加剧了拍卖款项超期拖欠的顽疾。
一些在年初牛市进场的新客户,是用股市盈利去投资艺术品,结果在大跌过后出现资金问题,但之前在春拍上拿下的艺术品则到了约定付款期。在拍卖公司的不断催款之下,他们面临两难选择,要么选择斩仓买艺术品,要么放弃预支的拍卖保证金。更有甚者有投资者用拍卖合同作为抵押,通过资本市场杠杆融资投入股市,如今资金亏损严重被要求平仓,拍品的所有权问题也陷入争议之中。
投资驱动型市场
“藏家的目光是随市场走势走的,市场不好时持币观望很正常。但是一旦遇到精品,藏家哪怕拆借资金也不会丧失机会的。”书画收藏家张成德说。他认为,有的藏家把艺术品市场上赚来的钱用于炒股,这类藏家在股灾中会遭受损失;有些藏家是以藏养藏,不会把钱投到股市,不会转行,除非资金非常庞大。对一般藏家来说,在艺术品市场上,资金永远是不够用的。
“跷跷板”效应最近经常被艺术圈人士提及,即艺术品的交易与股票市场走势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当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艺术品市场则表现为交易繁荣,而反之当股票市场好的时候,艺术品市场成交则会出现困难。
由于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于投资驱动型,参与者大多是以投资目的为主,希望自己的收藏品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这是一种普遍心理。所以当股市 低迷的时候,艺术品市场的参与人数就会变多,反之当股市好起来后,一些资金又会被从艺术品市场吸引到股市。但股市与艺术品市场的兴衰转换是需要一定的周期 的,呈现出市场的滞后性。
不过对于真正的中国超级富豪来说,经济和股市的动荡不会对他们造成过多影响,他们有充足的流动性资产和巨额的财富积累,足以对抗一般性的宏观经济的风吹草动,他们对于自己认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依然会毫不犹豫地一掷千金。
中国超级富豪们对于西方艺术品的开支不减反增。据佳士得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买家购买全球艺术品的支出提高了47%。 而据苏富比透露,在伦敦的夏季市场中,中国买家的支出提高了51%。
中国大收藏家的口味转变能影响艺术品市场的动向。“那些较早进入艺术市场投资并获益的人,他们将会加大艺术品购买的预算,进一步关注市场上有潜质的和世界当代艺术市场上有运作空间的艺术家,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艺术家。”季晓枫说。
“整体经济下滑响到谷底问题,大众消 费不景气,小众收藏也有影响,正是抄底机会。当代艺术基本见底了,近现代精品还是挺实的板块。”张成德认为,近现代书画精品价格所谓的缩水,也是理性价 格,现在再出手藏品,即使不能卖到市场最好时的价格,也不会太离谱。但是现在当代画家作品即使打半折也难以成交。“中青年艺术家作品没有经过市场炒作,观 念新,艺术感觉也不错,是潜力股。关键是价格合理,收藏者能玩得起。”张成德说。
去泡沫化带来不确定性
在股市动荡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成为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条途径,但是后者正在经历泡沫破灭后的调整回归,也增加了投资者的不安,怕买高后砸到手里。不过一些艺术圈内人士相信,将会有更多投资者进入艺术品市场。
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是一个好的现象,会把一些之前炒作、价格虚高的艺术品淘汰掉,去泡沫的过程让艺术品市场趋于合理化。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机会。”
“艺术品只要买对了,价格买高点也无所谓,艺术品市场是向上走的,只不过增长速度快慢而已。”张成德认为,进入艺术品市场至少要懂些“门道”,比如一个画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存世量等都是影响作品价格因素,而代表作、精品、孤品、小品等价格会有很大不同。
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的确让投资者头疼。购买艺术品,需要对作品本身和艺术家、艺术史做充分功课,而这些想要速成则比较困难。更为突出的一个瓶颈是,国内艺术品鉴定评估体系的混乱无序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即便是上千万元的高价拍品也接连发生真伪纠纷。
“中国新一代收藏家的视野将会越来越国际化,因为十几年来的经验已经证明艺术离开国际市场和世界艺术史,就难以为其价值找到准确的坐标并建立解读系统。”季晓枫说。他觉得与艺术品关税、外汇管制等方面限制相比,股市的动荡对于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股票市场是虚拟的,艺术品时刻握在手里,只要不假就不怕,宏观经济好转了,艺术品市场会回暖,如经济不景气则艺术品市场会继续徘徊。”张成德认为,对于今年下半年的艺术品市场而言,能够平稳过渡就是胜利。
尽管艺术品市场的风险警示依然存在,一些想要寻找抄底机会的人已经入市,一些更为谨慎的投资者则想要等待观察到10月份,那时在香港地区和中国内地的秋季艺术品拍卖将会逐渐展开,为此各家拍卖公司已经投入到拍品征集大战中。